随着时代的变迁,打铁这门古老的手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在英德市波罗镇墟上,仍有一家打铁铺——65岁的打铁匠阮坛林,匠心不改,传承着父辈的打铁手艺,40多年如一日,为周边有需要的村民锻造农具、生活用具。
阮坛林在锻造刀具
近日,记者走进他的打铁铺,只见阮坛林正在屋内的铁炉前忙碌着,炉火通红,火苗直蹿。炉膛口放着几把火钳,紧靠炉膛有一个铁砧,摆放着几把对锤、手锤。他钳出一块火红的铁块,置放在铁砧上,右手抡起铁锤敲打,火星四溅。不一会工夫,一把铁撬初具成型。
阮坛林锻制的农具、生活用具
目前,除波罗镇本地人外,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大布镇、洛阳镇,均有农户前来波罗镇,找阮坛林锻制农具和生活用具,主要有犁、耙、锄、镐、镰、斧头、火钳、杀猪刀、菜刀、剪刀、担挑钩子、灯盏勺、铲子等。
建在山上的高坳村,村民多以打铁为生
阮坛林是波罗镇高坳村人。高坳村的村民传承这一门打铁手艺,至今超过100年。现在,从高坳村的旧房里,仍可找到一批打铁工具:木制风箱、铁制风箱、码钉、铁钳、炉批等。
木制风箱
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郑陆尉主任表示,英德市暂时没有一个乡镇申报打铁这一项目,争取波罗镇实现零的突破。而非物质文化生遗产申报成功,有利于提高波罗镇的旅游文化品牌档次。
目前,波罗镇文化站正收集申报所需要的照片、文字等资料,向县级文化单位申报。
图文:陈柏益 黄馨
责编:李志芳
校对:张鍪
编审:刘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