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英德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召开英德市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第二轮百日攻坚行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们公布了英德市“第二轮百日攻坚行动”总体工作亮点和具体工作成效,并接受媒体记者提问。
据悉,自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3月10日第二轮百日攻坚行动以来,英德全市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重点交通违法得到较好遏制,交通安全隐患治理顺利推进,交通安全宣传广泛深入,各项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
查处交通违法80066宗
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
第二轮百日攻坚行动期间,英德共发生一般程序以上的交通事故226宗,死亡10人,受伤250人,经济损失17.31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宗数下降14.72%,死亡人数下降62.96%,受伤人数下降15.2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11.95%。实现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
行动以来该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80066宗,无证驾驶3108宗、涉酒醉581宗(其中醉驾28宗),查处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闯红灯、无牌无证等6类交通违法6409宗,查纠城市道路非机动车及行人违法4965宗,查扣无牌证、报废机动车3354辆。
四项指数的下降,除了该市增强交通整治力度,更离不开大力提升道路基础设施。该市投入资金约300万元完成4个“一灯”建设(红绿灯)工程;投入250万元对10处国省道事故多发隐患路段进行治理,已完成8处,剩下2处正加紧施工。
同时,投入资金2300万元推动G240、G358、S252、S348线14.734KM中央分隔带设置工作,该项目施工图设计已完成,英德市政府批复同意建设,正进行财审和施工招投标工作。该市完善了近3年发生过亡人事故的路段,对路侧护栏和中央隔离带防护隔离设施进行整治,包括G240线连江口路段、G240线黎溪路段、G358线大湾段增设护栏,已全部完成,投入资金100万元。
除此之外,该市还实施G106线文明示范路创建活动,投入资金230万元对沿线安全隐患进行治理,预计2021年8月底完成。同时针对国省道路口专项整治情况“回头看”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治,包括对标志牌设置随意,不规范等15个问题整治,目前已全部完成,共投入资金40万元。
重点车辆定位装置安装率100%
从源头歼灭交通安全隐患
行动开展以来,英德举全市力量,开展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安全隐患清零工作,采取上门告知、布控查缉、宣传教育等措施“全方位、零盲区”溯清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安全隐患。
为强化三级预警,该市交警部门提前3个月对即将审验和即将换证的6866位驾驶人发送提示短信,提醒驾驶人办理相关业务;强化协同共治,充分发挥村委会基层组织作用,动员各村干部配合交警部门深入到各车主家中,逐人逐车督促整改;由住建、公安、交通、应急、教育局部门组建重点车辆及驾驶人“隐患清零”专班,强化挂点联系,与全市运输企业建立点对点联系清单。
3月9日,英德市长肖勇科作为该市道安办第一召集人,组织该市交通、公安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对2家连续3个月位居全市前10名的高风险运输企业启动约谈工作。要求两家运输对存在违法未处理的货运车辆限期3月10日前整改完毕。这是该市开展的货运车辆整治提升行动,从源头强化管理。
除此之外,该市还采取全面部署、紧盯重点的方式,通过日常检查、专项督查、通报约谈等方式,全面抓好对交通运输行业单位的源头监管工作。该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对英德全市26家9类货物集散地、装卸场地全部接入监控平台实施24小时监管,确保辖区6066辆危化物品运输车、半挂牵引车、重型载货汽车、泥头车等重点车辆落实安装定位装置,安装率、在线率达到100%。
行动期间,该市货车OBD仪安装任务是1844台,截至目前,英德生态环境部门已落实了3100台货车OBD仪安装,超额完成安装任务。
查处涉摩、电违法总数上升60.82%
对“疑难杂症”进行专项整治
“摩托车、电动车”一直是英德道路交通安全整治的痛点、难点之一。第二轮百日行动期间,英德全市查处涉摩、电违法总数6259起(同期3892起),同比上升60.82%,暂扣摩托车3443辆,全市涉摩涉电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向好。
同时,该市交警部门积极推动摩电车辆上牌考证就近办理,在全市范围内设立27个“警邮合作便民服务点”和3个“警保合作便民服务点”,6个农村交警中队全部增设车驾管服务点,实现“就近办、一次办”。下一步该市还将拨款150万元,推广摩托车、电动车“以旧换新”“奖补报废”等措施,对来源合法、依法办理有关手续的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报废或以旧换新的,每辆补贴300元,鼓励群众主动淘汰无牌摩托车。
同时,该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还联合公安交警部门对辖区166家商家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销售商家进行了一次全面检查,已全部落实带牌销售,带牌销售率为100%。目前,英德全市84家加油站均拒绝为无牌无证、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的摩托车提供加油服务加油,摩托车维修点拒绝为无牌无证、驾乘人员未佩戴头盔的摩托车提供维修服务。
除此之外,英德要求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鼓动家属及朋友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杜绝驾乘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超员等行为;拒绝无牌无证、驾乘人员未戴安全头盔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进入办公区域。
该市还建立了涉学生群体、快递、外卖配送企业配送员等交通违法和交通事故抄告制度,按照监管职能抄告至教育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邮政部门,随后,这些部门将会把违法行为通报至学校、所属企业和个人,责令严肃惩处。
组建交通安全宣讲队伍
乡村新闻官助力劝导交通安全
去年12月以来,该市融媒体中心开设“2021年全市最严交通安全整治”直播专题,派出媒体记者随警作战。共开展了10场专题直播,对执法过程进行直播拍摄,曝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形成了震慑力。
同时,利用电视、电台、新媒体平台等媒体资源推出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第二轮百日攻坚行动”期间,该市通过电视、电台、新媒体平台推出专题新闻报道共计50余篇,户外大屏循环播出交通安全整治视频共计15000余次。
值得一提的是,英德市委宣传部还组织发动该市乡村新闻官录制30余个交通安全宣传视频,利用多个媒体平台进行广泛宣传,用接地气的方式让交通安全知识深入人心;该市还通过英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广电网络平台播报道路交通安全宣传音频,发挥电视网络辐射广泛的优势,实现24个镇(街)299个村(社区)广播全覆盖。
如今,该市组建了一支以公安、交通、教师、律师、乡村新闻官等代表为主力的交通安全宣讲队伍,开展交通安全普法教育。行动期间,英德全市共开展交通安全宣讲会共计500余场。制作了交通安全防范知识音频和标语,运用英德市村(社区)的应急广播系统(“大喇叭”)和消防宣传车大喇叭巡街广播,每日上、下午各播放1小时的交通安全防范知识,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文/图:记者 钟履双 通讯员 林宴伟 徐英豪
编辑:肖梅
校对:李志芳
编审:王可莹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