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舞狮、穿汉服、猜灯谜、包汤圆、做花灯……2月26日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我市多所学校和幼儿园积极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喜庆佳节。
走进清远市新北江小学的教学大楼,浓浓的过节氛围扑面而来:教室内外挂着各种造型的灯笼,有利是封灯笼、折纸灯笼,还有手绘灯笼,大多是同学们和家长一起制作而成。清城区东城街中心小学也展出了许多别具创意的手工灯笼,也是由学生们就地取材制作,材料包括废旧红包、一次性筷子、塑料膜、绒布等。学校表示,希望同学们结合垃圾分类知识过节,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清远市实验幼儿园,上午9时左右,全园师生围坐在操场上,随着欢快的音乐声响起,两名“大头佛”引出了一条由数位老师组成的舞龙,在操场上来回穿梭,每到一处,便引来孩子们的高声呼叫。随后,由孩子们组成的舞狮队,在老师的带领下为大家带来精彩的表演,表演结束后还向观众们派送糖果。“给我给我!”小朋友们纷纷举手示意。
园长刘婉芬介绍,从2015年开始,每年元宵节都会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日活动,往年还会聘请专业的舞狮队进园表演,今年受疫情影响,改成了由师生表演。此外,为了营造氛围,幼儿园提前让幼儿们利用利是封制作手工灯笼,连同灯谜纸条一起悬挂在走廊里,供师生猜灯谜。不少幼儿还身穿汉服、唐装等传统服饰参加活动,感受元宵节的欢乐。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清远市新北江幼儿园和清城区第三幼儿园,老师们以观看视频、讲故事等形式,直观、生动地向孩子们介绍元宵节的由来及风俗习惯。
元宵节怎能少了吃汤圆呢。上述两所幼儿园的厨房阿姨们提前准备好软糯的面团,小朋友们在老师和家长志愿者的示范引领下,将香甜的馅料放到面团上,再用小手轻轻地包起来。揉啊搓啊,一会儿功夫,圆滚滚的汤圆包好了。虽然大小不一,但看着自己包的汤圆,小朋友们脸上洋溢着兴奋与自豪。
清远市新北江小学则开展了一场师生包汤圆比赛,有做成圆形的,有做成篮球形状的,还有的做成小猪模样的,有趣又可爱。
在市区星禾幼儿园,老师早早将每个教室都挂好灯笼,写有谜语的彩条系在花灯上,五颜六色的灯笼营造出喜庆的氛围。“我的灯笼是蓝色的,我最喜欢这个颜色。”“我的灯笼回家还要画一画,就更漂亮了。”猜对灯谜拿到灯笼的小朋友们高兴地交流起来。
文图:黄慧祯 刘洋 朱文华
视频:黄慧祯
编辑:小米粘牙
校对:张鍪
编审:田芳
*声明: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